腫瘤治療每年都有新的進展,越來越多元的藥物發表來對抗頑強的癌症,但是目前還是沒有一個方式可以直接治癒腫瘤,標靶藥物治療的主軸尚且維持在抑制腫瘤的生長,反之身體的正常組織難免受到池魚之殃也會被抑制與傷害,在一方面意途傷害癌細胞的同時,也要著手於維持身體正常細胞的生存與健康。

近日有一個接受媒體採訪的機會,記者想要了解我日常看診的狀況,於是在獲得醫院及主治醫生的同意後,隨同一起進入診間拍攝紀錄完整看診的採訪過程;自從2013年確診為腎臟癌RCC開始,即麻煩新光醫院泌尿科林宜佳主任照顧至今,比較讓人驚訝的是當記者對於有關我病程的提問,主任在百忙之下竟然能夠從頭到尾,詳細描述我曾經的治療過程,與他的想法跟對未來治療效果的期待;台灣因為健保制度的優惠造成病人的負擔減輕,病人有權利選擇各個不同的醫生,反之高醫病比增加了醫生的工作量,於診間可能每位病人只能分配到兩三分鐘的時間,常常聽到病友有各種問題急著想要尋找名醫,卻不難得知在名醫的診間醫生已無法負荷,病人根本沒什麼說話溝通的機會,自始我個人認為良醫比名醫還要重要,在治療準則很確定的現今,只要醫生能記得你,幫我們監控著病程的發展,能耐心的聽你講話並解決問題,這樣就是我們需要的醫生,就是良醫就是好醫生。

由於是腎臟癌的原故,2013年的手術摘除了左邊的腎臟,在剩下一顆腎臟的情況之下,使用得更為小心,我習慣在例行的回診前先完成抽血檢驗,同時安排加掛一個腎臟科的醫生,協助我照顧另外一顆腎臟,過濾儘量減少使用腎臟代謝的藥物,更重要的是應付服用標靶藥物產生如高血壓、貧血等可能的併發症。

這麼多年來看到很多好朋友很不幸運的離開,治療的過程很辛苦折磨人的有時候不一定是癌症本身,致死的也有很多都是因為併發症或是嚴重的副作用,經過很多化學治療的朋友血液都會變得比較濃稠,因此增加的很多產生血栓的風險,頭頸部接受過多放射線的結果造成頸部血管的脆弱,抗血管生成類的標靶藥物造成皮膚的破損感染,藥物讓體力變差及麻醉型止痛肇使老人家跌倒的風險,甚至有人去做了號稱很厲害的免疫細胞療法,實驗室的污染感染細菌致敗血症;長期服用標靶藥物造成凝血功能低下,曾經有位朋友在手術後身體內部有輕微的出血,但是他很勇敢的忍耐著,把它誤認為是恢復期的疼痛,在經過20天以後,形成的血腫急性腸胃道內出血已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,因此不要自恃自己身體的強大,不要自行解讀自行醫療,老實的跟你的主治醫生反應你的狀況,預防副作用而產生致命併發症的解決,同時也是延長生存期的一個很重要工作。

arrow
arrow

    LEE J 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